高血壓 (Hypertension)
高血壓(Hypertension)定義為何?
高血壓指的是靜止狀態量測血壓時,當收縮壓超過140mmHg,舒張壓超過
90mmHg,就達到高血壓標準。
狀態 | 收縮壓 (mmHg) | 舒張壓 (mmHg) |
---|---|---|
理想血壓 | < 120 | < 80 |
高血壓前期 | 120-139 | 80-89 |
高血壓第一期 | 140-159 | 90-99 |
高血壓第二期 | 160-179 | 100-109 |
高血壓第三期 | 180以上 | 110以上 |
高風險族群
遺傳、家族病史
遺傳被認為是一個高血壓的危險因子,但是許多研究證實,環境的影響可能比
遺傳更重要,因此就算是家族中有高血壓的病史,只要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、
避免生活中的危險因子,並不一定會罹患高血壓。
鹽份攝取過量
吃太鹹的確是個重要的危險因子,只要在飲食中減少鹽分的攝取,4週內就能降
低血壓。但也不應貿然以低鈉鹽取代一般食鹽,因為低鈉鹽是將食鹽中的氯化
鈉改以氯化鉀取代,由於含鉀量較高,不適合腎臟疾病或是高血鉀的人食用,
若要改用低鈉鹽,最好先諮詢過醫師的意見。
體重過重
根據統計,體重和血壓有正相關,體重越重,血壓越高。
缺乏運動
研究證實運動可以降血壓,常運動的人血壓比較低。
壓力過大
壓力會使血壓升高,另外一些容易導致壓力的生活型態也容易提升高血壓風險
,如超時工作、長期在高噪音的環境下工作、生活在較複雜的社會環境中等。
吸菸、飲酒過量
香煙中的尼古丁會造成末梢血管收縮、提高血壓、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研
究指出,吸菸者比非吸煙者多出15%罹患高血壓的風險,戒菸後則可降低到8%
。
長期飲酒會導致血管收縮、血壓上升,高血壓病人若飲酒過量也會造成血壓控
制困難。
高血壓症狀
根據衛福部的調查,台灣18歲以上的民眾,平均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。由
於大部分的高血壓是沒有症狀的,因此要用症狀來判斷是否有高血壓並不容
易。若出現高血壓的症狀時,通常是已經影響到某些器官。
腦神經症狀:頭暈、頭痛、耳鳴、肩頸痠痛、視力減退
心臟症狀:通常已經有一段時間的病史,如心悸、呼吸短促、胸悶
腎臟症狀:高血壓和腎臟病經常同時發生,腎臟病有可能引起高血壓,高血壓
也有可能使腎功能受損。症狀有噁心、嘔吐、水腫、呼吸喘等。
參考資料: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、衛福部國健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