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隨著年齡變化,性腺荷爾蒙的分泌由發育、青春期的高峰,會逐漸降低。這樣的荷爾蒙變化在女性生理週期會有顯著的改變,所以當到了大約48-52歲,面臨經期逐漸混亂,終至於停經,就被稱為女性的更年期。

然而,這樣的生理反應,最近發現不只是在更年期,更有可能會在女性30多歲起,就開始出現如黃體酮的分泌下降,雌激素相對優勢等荷爾蒙分泌混亂的狀況,除了年齡的因素以外,這種”前更年期早衰”很可能會因為情緒壓力、飲食、肥胖以及其他許多環境因子,導致荷爾蒙分泌和平衡出現異常,而變得更加嚴重。除了如亂經、痛經等婦科方面的症狀以外,還可能會有如水腫、脹氣、睡眠障礙、焦慮、憂鬱等神經症狀,甚至容易引起更年期的提前,帶來更嚴重的如骨質疏鬆、失智、心血管問題等疾病的風險。

男性也同樣會有更年期問題。過去認為男性荷爾蒙睪固酮分泌的下降會從40多歲開始,最近的研究則發現其實從25-30歲之後,這樣的下降趨勢就會開始出現。同樣的,隨著壓力、不良的飲食、活動量不足等因子,以及肥胖、胰島素過高等代謝問題,睪固酮分泌的降低會更加顯著。
雖然男性荷爾蒙的下降大多是逐漸而緩慢的,不像女性有”停經”作為明顯的分野指標,然而這也讓男性更年期的問題變得更不容易受到重視。睪固酮的降低,除了對性慾和性功能形成明顯的障礙,還會造成容易疲倦、精力體力都大幅退步,思緒、心智功能也變慢,情緒容易起伏不定,還會有脂肪囤積、肌肉流失、骨質密度下降、失眠等發生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