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腸道疾病逐年攀升
2.發炎性腸道疾病介紹

健康危機總在“便秘”及“腹瀉”後!

您是否有時便祕,時而腹瀉的困擾呢?

小心!這是隱藏於便便之後的健康警訊喔… …

經常性且反覆持續的便秘與腹瀉症狀交替,是一種腸道慢性

發炎的表現,背後所隱藏的可能是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生的前兆:

 

3.發炎性腸道疾病

發炎性腸道疾病(IBD

這是一種部份或整個腸道慢性發炎的疾病,主要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病,引發的原因與飲食、壓力有關,目前也被認為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,因為免疫系統過度反應,把腸道中未消化的物質誤認為外來病毒或侵入物,進而攻擊腸道組織,造成腸道黏膜受損 ,主要症狀為反覆性腹病痛、腹瀉、胃病、絞痛及體重降低,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罹患炎症性腸病,最常好發於15-40 歲青壯人群。

4.情況

當出現這些情況時,可能是發炎性腸道的警訊

  • 經常性的腹瀉
  • 出現血便、或血從肛門流出
  • 經常性的胃痛、痙攣、腹脹感
  • 異常的體重減輕、貧血、或兒童發育遲緩
  • 體力不濟、身體其他部份經常性的發炎,如眼睛發炎、皮膚病、關節炎。

有克隆氏症的患者,口內也容易出現口瘡、或是在生殖器或肛門周圍出現潰瘍、裂傷。

 

發炎性腸炎(IBD)會損傷腸道黏膜,影響消化,導致很多與營養缺乏相關的疾病,在發育期的孩子,會出現發育不良,青春期延遲,成人也會因營養吸收不良而出現骨骼脆弱、體重降低、或貧血等併發症,破損的腸黏膜組織也會讓發炎物質進入血液中,造成其他器官的炎症反應,如眼睛虹膜炎、關節疼痛、皮膚炎等。目前由於國人飲食西化、生活壓力激增,生活型態改變,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發生率逐年攀升,據健保局統計顯示,從1998年2013 年,短短的15年間,病人數增加了26 倍,且若家人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 ,則其他家屬的患病率也會高出25-50%,

 

孟德爾專業醫師建議,如民眾有上述各種情況發生,不可輕忽,如果沒有很好的治療,症狀可能會在一生中反覆出現,影響生活品質。應儘速至診所或醫院進行檢查,在飲食上應避免過度西化的飲食習慣(低纖維高脂及高糖)及加工食品(乳化劑或防腐劑)等,可能會加速腸黏膜的發炎反應,改變腸道菌生態。

5.腸道檢測
  • 找出食物過敏源  急、慢性食物過敏源檢測
  • 修復腸道黏膜保護 全腸道菌群分析與腸黏膜修復
  • 增加優質營養補充 營養評估檢測

配合臨床腸道鏡檢測,加上從根本穩定腸道免疫功能,才能真正的撲滅腸道內的「燎原之火」

孟德爾腸道健康諮詢  歡迎來電預約